期刊导读

我国稻文化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探讨

稻米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食,是世界50%以上人口的口粮,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唯一由我国祖先驯化栽培的作物,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和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稻不仅事关个人家庭宗族兴衰发展,还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许多农民起义因饥饿而发,重视包括稻米在内的粮食生产和供应受到历朝历代政权的重视。历史上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中国和亚洲的兴盛繁荣应该与水稻的发展密切相关。

水稻的生产和发展在以物化人(食物和精神需求)的同时,留下了众多的故事和精神,也引发人们创作了许多文化产品,包括稻本身的文化和稻融合入广义的文化作品里的文化。狭义来说,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历史故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电影电视等的内容。稻文化是与稻的起源、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科技有关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多彩,包括物质文化,及非物质的娱乐性、知识和科技性的文化,甚至有独特的价值观和理念(信仰),尤其在我国和日本。

起源于我国的水稻,在生产发展中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包括物质成果、历史故事、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知识信仰等,重要的还被广泛传播,许多还历久弥新。前人对稻文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历史的研究,对进行中的文化似乎不怎么涉及,也不曾对水稻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有过探讨。因此,我们对中国稻文化组成、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进行了归纳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厘清水稻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

1 稻文化组成

1.1 物质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相对于自然的概念,稻文化当然也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农作物是人类驯化自然植物并逐步改良形成的,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当然,这样说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我自己也一样,难道说现在农民生产的稻谷也是文化?所以,专指一点的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能够相对被比较多的人们关注记忆并有启发的物质成果,主要是被历史证实很重要的物质成果,国家和各地、各专业博物馆收藏的物质、装备是主要的物质文化。还有,大城市里种植的水稻,如京西稻、海淀公园的水稻,及重要水稻文化遗产和一些地方的水稻文化园,以及稻田画,倒是表现了更多文化的内容,而不仅是农业和生态。

但博物馆收藏的物质是变化的,另外新的博物馆也会得到建设。目前,除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各地博物馆特别是重要的水稻历史产区的博物馆如湖南博物馆、中国河姆渡博物馆、中国城头山古城遗址博物馆、杭州良渚博物院都收藏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水稻历史物质和装备。水稻专业博物馆也在一些地方建立,如湖南长沙的隆平水稻博物馆、安徽庐江的中国稻米博物馆等。国家和地方及水稻专业博物馆展示的有水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和知识,隆平水稻博物馆还展示着比较新的水稻物质成果,如超级稻新品种种子。

1.2 历史故事

曾经,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但上世纪70 年代,位于长江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颠覆了人们的这一认识。人们由此认识到,中华文明不仅有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文明,还有发源于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还有国家的概念,我们长期认为,中国的历史从炎(帝)黄(帝)时代算起,距今有5 000 年,我们也自称炎黄子孙。但炎黄那时并非王朝,炎帝黄帝是部落首领,发现的中国古城遗址年代较晚,国外只承认中国国家历史从商朝开始,大约是公元前1 500 ~2 000 年。而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和考古发掘,使得2019 年7 月6 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得到了国外专家和世界教科文组织的认可,首次实证中国建城史在距今5 300~4 300 年前。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以水稻为经济基础的文化。

上世纪90 年代后的考古发现还表明,我国水稻的栽培历史还要长。考古工作者认为,早在12 000 ~10 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驯化栽培水稻,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的发现就是重要证据。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施岙遗址,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都有6 000 年前的古稻田遗址。我国植物考古的发现颠覆了水稻起源于印度等地学说,表明了水稻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

上一篇:河北园林植物文化研究古树名木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