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术研究刘一曼殷墟商代族宗庙的发觉与科学研

摘要:殷代不但殷王在宗庙中祭祀先公、先王,各族也有宗庙作为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文中列举了十一条非王卜辞在宗庙内进行祭祀活动的记载,还分析了殷墟发现的二处族宗庙遗存:一是小屯F29,它可能是与王有密切关系的某一子族的宗庙;二是大司空村C区建筑群中的F22,可能是马危族的宗庙。

1969~1977年,在殷墟西区发掘了939座殷墓,这批墓葬可根据地域分为8个墓区。各墓区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各区的墓向、葬式和陶器组合及铜器上的族徽铭文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每个墓区内的墓,还呈现出成群分布的特点。发掘者杨锡璋、杨宝成注意到文献记载殷人是有族的组织,又从甲骨文中查找到不少关于族活动的卜辞。他们在发掘报告的结语中指出殷人活着时是聚族而居,合族而动,那么死后也当合族而葬。因而他们推测殷墟西区墓地是一片族墓地,每个墓区可能为宗氏一级组织,而每个墓区中的各个墓群则可能是属于分族。后来,考古工作者又研究了殷墟其他地点的墓葬资料,发现这些地点墓葬分布与西区近似,表明在殷墟范围内族墓地是相当普遍的。以后,考古工作者受到“族墓地”问题的启发联想到,殷人生前是以族为单位进行各种活动,而祭祀祖先应是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举行祭祀,应有专门的場所。殷王在宗庙祭祀先公、先王,各族也当有本族的宗庙作为祭祀自己祖先的場所。

一、族宗庙的发现

近三十年以来,殷墟已发现了三处被考古工作者推断为“族宗庙”的建筑基址:

1.1997年春,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白家坟东进行发掘,清理了殷代墓葬466座、房基35座。在黑河路南段,发掘出一座结构独特、保存较为完整的面积较大建筑基址F34。该基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东西宽约11米,门向朝东。其前中部系一大间,尤如“厅”,“厅”内地基夯土中埋有18座儿童瓮棺葬。“厅”之左、右、后均为窄长间,互相通连。从基址的位置、规模、结构,以及“前堂”部位埋有大量祭祀功能的瓮棺看,发掘者推测,它应是宗庙一类建筑。

2.1985年春,在妇好墓西南约八、九十米处,发掘了一座长方形的房基F29,该房基东西长12.4、南北宽8.4米,面积约96平方米。房基四边各有柱洞或夯打的柱基一排,东西两边的柱洞或柱基排列较密,南北两排柱洞或柱基分布较稀。在南排柱基之外,还有一排稍小的柱洞与柱基,发掘者推测房基南边有廊庑。

房基是挖槽而建,房基面土质纯净,夯打得很结实。夯土厚度65~75厘米。破坏F29北边房基槽的一座殷墓M61,属殷墟文化二期,该墓可能与修建房基的祭祀有关。破坏房基的另四座灰坑,都是殷墟文化四期的。这座房基大概建于殷墟二期,其使用的时间较长,到四期才废弃。

在F29南部与F29南边线相连接的有F31,在F31之东约50厘米有F30。值得注意的是此二基址只有夯土台基,不见柱洞和柱基,大概是F29南面的活动场地。从F29西南角的灰坑H126的剖面观察,F31稍晚于F29,在F29建成不久,就接着沿其南边线挖基槽建造F31。

在F29的南面、东南分布着17座小葬坑,其中13座在F29南约5米处,排列较密集,另4座在F29之东13米处。这17座小葬坑,大多坑穴窄小、仅够容身。如一座最大的埋2人的坑,长1.95、宽0.8、深0.15米,一座最小的埋1人的坑,长1.4、宽0.4、深0.35米。均无葬具,填土未经夯打,与殷墟一般长方竖穴墓有显著区别,应属祭祀坑。

这批葬坑,除1座埋狗外,其余都是埋人的,埋1人的6座,2人的9座,3人的1座。16座埋人的坑中,9座埋的是儿童,全躯,人架放置较规整,多佩有玉柄形饰或成组简单的饰品。经人骨鉴定儿童的年龄在5~12岁之间,以6、7岁为多。7座坑埋的是砍头成年男性,年龄在22~45岁之间,以22~25岁为多,这些坑内,多数人头与躯体共存,有的头骨上有明显的刀砍痕,躯骨大多放置凌乱。

17座葬坑中,南北向坑13座,东西向坑4座,其中有两座南北向坑M51、M52打破东西向坑M53、M54,由此推测,东西向坑早于南北向坑。一座南北向坑M46,被一座第三期灰坑H112打破,从而可知M46的上限早于殷墟三期。从几座葬坑出了玉柄形饰形制看,与妇好墓出的Ⅰ式柄形饰基本相似,又联系到多数祭祀坑在第二期建筑F29的南面,发掘报告整理者认为这批葬坑可能属殷墟二期,大概是为祭祀殷王室成员而杀戮人牲。祭祀活动至少分两次进行。并推测“F29”是第二期修建的祭祀性建筑,大概是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宗”,是又一处殷王室的祭祀場所。

上一篇:这个春天,上海与敦煌不再遥远!海上敦煌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