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泉州南音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发展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张冰冰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泉州南音起源于唐代,被誉为“历史上的活化石”的音乐”。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随着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数字化、多元化传播的特点。文章从泉州南音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入手,分析南音媒体的传播,提出数字化模式下南音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南音又称“南曲”、“南关”、“南月”。主要流传于闽南方言区,是连接两岸同胞和华侨华人的文化纽带。 2002年5月,泉州启动南音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2009年,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7年4月文化部《关于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先进通信技术打造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地方特色。利用当前的数字化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传承路径和保护平台。南音数字化保护以科技手段进行,形成集数据、功能、传播为一体的数字化南音模式,既符合用户的接收方式和数字时代的通信特点,又是一种传承南音的重要途径。

1.泉州南音保护传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南音在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拥有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

(1) 当地政府对南音文化的支持

自列入名单以来,泉州市政府及各各行各业认真贯彻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南音的保护,制定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除了出台有效的保护政策外,泉州市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组织专家对南音遗产进行全面登记;出版《泉州南音基础教程》、《清刻文本还唐导读》、《泉州宣观名曲》南音选集,包括《泉州南音录音工程》;积极鼓励南音进中小学校园;成立南音相关赛事... 2019年,“泉州南音保护实践案例”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奖。

(2)民间对南音文化的传承

南方音乐历史悠久,其音乐特色决定了南音活动的聚会性。南音民间组织文化深厚,分布广泛,在广大南音爱好者中广为流传。因此,南音又被称为“音乐殿堂”,是南音艺术交流和文化活动的载体。据了解,最早的南音民间社团是晋江深沪豫宾南音社团,成立于1630年,民间中队会所和亭阁遍布全市。民间组织为南音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是泉州南音的持久保障。为保护南音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教育教学弘扬南音文化

1990年代以来,相关从业者一直在帮助教育厅主编出版《泉州南音基础教程》,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推广南音表演艺术,对大中小学各级学生开展传承培训在泉州加强学生对南音的了解。除了推动南音走进课堂外,每年还开展南音传承人培训活动、公益演出、文艺讲座等活动。为推动南音申报遗产十周年,2019年泉州市举办南音儿童“唱吹走”活动,涌现了一批南音新人。在推进南音专业化的过程中,不少学校开设了南音专业,培养南音表演和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泉州南音传媒传播现状

要保护和传承泉州南音文化,就必须多元化传播渠道,传播市场的多元化,传播人员的多重角色。

(1) 基于网络媒体的互动传播

新媒体平台为南音提供实时互动、非-线性传播平台避免了传统线性单向传播的奇异性,是实现数字媒体的重要手段。目前,南音传播拥有官网、双微平台、收听软件等多种数字化传播渠道。有福建南音的南音官网。本网站涵盖信息、乐理、曲库等领域。此外,泉州南音还拥有“泉州南音网”、中国古曲网下的南音特区等网站。

据调查,目前与南音有关的组织包括当地的南音协会和当地的南音爱好者团体。在与南音相关的用户中,黏性最高的是“福建南音网”。与南音相关的账号很少,粉丝最多的账号是“福建南音网”官方博客,主要用于发布信息和活动通知。双微平台缺乏互动性,无法吸引相关爱好者的“流量”。泉州南音也在各大听力软件中活跃。比如2020年1月末喜马拉雅的闽南语频道就受到南音粉丝的追捧。

(2) 基于文化创新的图像传播

数字时代,视觉器官成为主体在传播方面,“可视化”的文化传播方式顺应时代的传播节奏,为传统的南音表演模式增添了视觉冲击力。微电影具有传播广、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传统媒体提供新的传播途径,通过群发扩大潜在用户,助力泉州南音的传承与发展。目前,《新三千金》、《未来南音》、《南音梦》等与泉州南音相关的微电影大多由南音相关专业和南音粉丝拍摄制作。微电影赋予了南音以故事为导向的创作手法,赋予了数字模型的“人气”和“热度”,促进了南音的保护和传承。

上一篇:和合文化研究新成果 《台州文化新论》正式出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