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太原赵卿墓的狄族文化因素研究

太原赵卿墓的狄族文化因素研究——从新出行唐故郡墓谈起

选自《邯郸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何艳杰(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赵文化是华夏、东夷和戎狄文化融合的产物。因为戎狄文化面貌本身不甚清晰,所以赵文化中的戎狄特色研究相当薄弱。新出行唐故郡墓群体现了北方白狄族葬俗特色。这为赵文化的戎狄特色研究提供了契机。通过比较,在墓向、墓圹、葬式、车马坑、棺椁、殉人殉狗、积石、随葬品种类、摆放位置等方面,太原赵卿墓与行唐故郡墓群(以M53为主)存在相当多的共同特点,但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殉牲,石椁,壁龛放置随葬品和以实用铜器随葬是狄族葬俗的特点。两墓丧葬礼俗中的共性再现了狄族与赵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和融合。赵卿墓墓主与狄族有姻亲血缘关系,并且该墓所处太原之地本为戎狄之地,戎狄之风盛行,这些应该是赵卿墓中出现众多狄族葬俗的原因。

“开放、进取、包容、融合”,这是众多学者公认的赵文化特色。沈长云等所著《赵国史稿》主要从文献方面阐述了赵国历史中多种文化的交融[1]。著名考古学者张渭莲、段宏振合著《中原与北方之间的文化走廊》一书,从考古学角度实证赵国考古学文化包含有不少中山文化因素和北方文化因素,反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2]297。更有学者试图从出土文献方面探索赵族历史与戎狄的关系。如李学勤试图通过对“戎生编钟”铭文的释读,构建赵氏与戎族之间的关联[3]。但是,纵观目前赵文化的研究现状,华夏文化因素研究深入细致,戎狄特色研究则略显薄弱。究其原因,皆因戎狄族本身的文化特征目前尚不明了,无法确指其代表性文化因素。从历史文献研究方面来看,戎狄属北方民族,其历史非华夏正史之范畴,故文献史料或缺逸简陋,或主观偏颇,不足为证。至于考古学方面,因为某种考古学文化无法和具体的部族对应契合,目前对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要确证某种考古学文化即是史载的某一具体戎狄部族文化遗存还存在相当的难度。

以赵文化中最有名的太原赵卿墓而论,众多学者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其中体现的华夏文化因素,包括棺椁、列鼎、悬乐、车马、器物组合等华夏葬制特点[4]143-152。发掘者指出:“赵卿墓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随葬遗物都是典型的晋文化风格”[5]244。至于赵卿墓中的戎狄特征,有学者虽意识到却语焉不详。究其原因,概皆因狄族的文化因素、面貌特征本不清晰。由于缺乏对比的参照物,学者在研究中无法彰显赵文化中的戎狄特色。所幸2015年行唐故郡北方民族墓群的发现,为突破这一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试图以新出行唐故郡墓群的资料为基础,规纳总结其中体现的北方民族文化因素,并以此为参照物,与赵卿墓相关资料作具体对比,实证赵卿墓中诸多狄族因素,并分析其来源,以抛砖引玉,就教于学界。

一、行唐故郡墓群简介

2015—201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联合发掘行唐故郡遗址,该遗址定性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具有北方族群特征的贵族墓地与居址。行唐故郡遗址位于河北省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南距行唐县城10公里,地处太行山东麓唐河与滹沱河之间的山前地带,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目前清理东周时期墓葬37座、车马坑及殉兽坑7座(组)、水井50眼、灰坑520余座、窑2座、灰沟2条,出土青铜、金、玉、水晶、玛瑙、陶、骨角、蚌器等各类遗物千余件(组)。

《遗址》、《收获》两文指出,M53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战国早期墓葬,极具北方民族特点。M53,土坑竖穴积石墓,开口南北长5.07—5.34米、东西宽4.96—5.58米、残深3.8—4.6米,卵石砌筑五个椁室并以卵石覆顶。主室居中靠东,葬式仰身直肢,头向东,墓向东,葬具一棺一椁,随葬玉环、珮、玛瑙头饰、金盘丝耳环、青铜剑、镞、戈、镦、带钩、环首刀、贴金泡饰、磨石等器物40余件(组)。四角各有一侧室,葬具单棺,各殉年轻女性1名,仰身直肢,随葬角制工具、水晶项饰、绿松石串饰及陶豆等物。墓壁东南角积石上方设壁龛,卵石封口,龛内随葬鼎、敦、壶、盘、匜等青铜礼器组合。该墓东侧大约3米处发现有长达24米的车马坑(CMK3)及宽1米的殉牲坑①。

综合考虑诸种因素,行唐故郡墓群应属白狄族遗存无疑。发掘者指出,行唐故郡墓群是具有北方族群特征的贵族墓地,这一观点是有充分根据的。从时间、地点和文化因素多方面来看,可以进一步认为行唐故郡墓群应属白狄族遗存。首先,此墓群的时代与中山国存续时间相合。《遗址》、《收获》两文认为故郡墓群的时代应为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晚期。《左传》等文献所载的白狄东迁和建立中山国的时间正是在此时间段内[6]57-61。其次,故郡墓群所在地行唐,在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属白狄鲜虞族所建中山国管辖。行唐一地曾发现李家庄、庙上村、黄龙岗、西石邱等战国墓,均为中山国墓葬,可证当时行唐是中山国重地。再者,行唐故郡墓群主要文化特征包括:以大量羊牛马的头蹄为殉牲;普遍的积石墓与土坑竖穴墓共存;墓葬中以北向和东向墓为主,共存于同一墓地中;以实用铜器纳于壁龛中随葬;多见绿松石等玉石串成的项饰、螺旋形耳环等北方风格的装饰品;出现了鍑、瓠壶等北方式器物等。笔者长期从事白狄族和中山国的相关研究,经过比对,发现行唐故郡墓群特征与已经发现确认的白狄鲜虞族所建的中山国墓葬文化因素基本相同。首先,都有殉牲,但殉牲的具体方式和数量不同;其次,多以实用青铜器为礼器随葬于壁龛中,且随葬青铜器形制特征相类,多为燕式、中原式和北方式器物共存;其三,墓葬中积石墓、东向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第四,多出北方民族饰物如玉石串成的项饰、螺旋形耳环等。从以上证据来看,行唐故郡墓群不仅是北方民族贵族墓群,而且可以确指是白狄贵族墓群。

上一篇:强化制度保障 发展戏曲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